上海三毛【生于中产阶级的三毛为何最后流落上海街头?】

从“四零后”到“九零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中,都有一本已经泛黄的“三毛漫画集”。

“三毛系列”最早由“三毛之父”张乐平发表于1935年。1946年,张乐平创作出长篇连环漫画《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1949年建国后,又有《三毛解放记》和《三毛新生记》。“三毛”的形象始终跟随国家命运的流动变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左图为张乐平(1910-1992),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三毛”。被誉为“三毛之父”。右图是台湾作家“三毛”, 原名陈平,三岁时读到的人生靠前本书《三毛流浪记》,使她“今生今世成了一个爱看小人物故事的人”。

光光的大脑袋上顶着寥寥三根活泼的头发 —— 和现在占据儿童节目半壁江山的喜羊羊、熊出没相比,陪伴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三毛,才是真正家喻户晓、名副其实、后无来者的“国民儿童大IP”。

一提起三毛,大家的靠前反应一定都是那个在街头备受欺凌的可怜的“流浪儿童”形象,实际上,张乐平靠前次创作这个人物时,三毛其实并不是孤儿,反而是来自上海一个中产阶级普通家庭的顽童:穿着时尚,天真机智,充满童趣。

三毛在1935年诞生的时候,穿着无不体现出当时上海中产阶级儿童服饰的时尚。

那么,三毛是怎样从当初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都市顽童逐渐演变为来自农村并在上海大街流浪的孤儿呢?

中产阶级顽童与上海摩登

目前可以发现的最早的三毛系列发表在1935年7月28日的上海《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这个时期的三毛还是游荡在上海弄堂中一个顽皮天真的小男孩,模仿好笑的大人,捉弄邻家的孩子。

这时候,三毛作品没有统一的情节,多取材于都市日常生活细节。漫画的幽默效果主要来自三毛作为都市小顽童对大人一些动作的简单和不带任何理解的模仿和学习。

恰恰是三毛的天真、直率、单纯,和社会化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形成鲜明的对比,用汪子美先生的话说:“天真的三毛打了畸形社会的耳光。”

上图:《学时髦》;下图:《是他顽皮》

儿童的眼光对现实的理解,产生幽默的效果。

如果大家翻过《1935年的三毛》,一定能发现三毛可是当时的时尚尖端分子

童子军服、汗衫背心、高领套头毛衣、翻口童袜、圆头小皮鞋……即使放在今天,这些装束依旧时髦,而在当时,它们代表了一种海派的时尚。陈恩黎认为:“作者在无意识中界定了三毛的家庭出身——生活在上海的中产阶层。”

张乐平在创造三毛之前一直在创作描写上海都市风情的漫画作品,于是,我们跟随三毛体验上海大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到烫头、望远镜、电风扇、爱神雕像、好莱坞电影等在当时异常新鲜的事物,感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和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都市同步”的上海新旧交替、中西混杂的现代化都市景观

大都市中的流浪儿

在《晨报》上连载“三毛系列”的十年后,张乐平在1947年和1948年创作了《三毛流浪记》,这或许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毛记忆”。这个流浪儿童形象的出现和作者自身经历、解放前中国社会现实与大众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三毛流浪记》中捡煤核的三毛。

首先,关于“为什么把三毛塑造成一个流浪儿童的形象”,张乐平这样回忆过:

在1947年初的一个夜晚,北风卷着大雪,呼呼地刮着,天气冷极了。他回家的时候,在一个弄堂口看到三个流浪儿童,他们紧紧地围在一起,围着一堆火取暖。他在他们跟前站了好久,心里很难过,但是即时他自己的生活也很苦,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回家以后,他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心里老想着郡三个流浪儿童,他们究竟能不能熬过这一夜呢?

第二天早上,他又走过郡个弄堂口三个流浪儿童中已经有两个冻死了。

这件事极大的触动了张乐平,促使他构思流浪中的三毛的故事,为了了解更多的街上的儿童,张乐平还特意穿上破烂的衣服跑到流浪儿童聚集的地方,他经常给他们一些食物,并逐渐跟这些流浪儿童交上了朋友。

除了作者本人的经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是“三毛”形象转变的而根本性原因。1935到1946这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死亡流散、惊惧痛苦,让大众的生活和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战争中漂泊生活的张乐平也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现实生存状况,甚至直指具体的社会问题。

因此,《三毛流浪记》一方面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经历了战争之后,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在绝望、困境中苦苦挣扎生存,一直乐观善良、辛勤劳动的三毛唤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与感动。他的广受欢迎,也许正是因为它迎合了当时大多数中国普通民众战后的一种心理历程。

《好意恶报》,捡到钱想物归原主的三毛被当做是小偷被丢钱人一巴掌扇倒在地,表现作者对社会恶现象的批判精神。

哪一个三毛,是中国的未来?

《三毛流浪记》中,有一幅意味深长的《同是儿童》,其中的寓意发人深省。

三毛被一位流浪艺人收留后,在上海的街头表演,周围是一群围观者,其中大多是儿童。从他们身着整齐的西式服装以及手拿食物或者玩具来看,多是来自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他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表情兴奋且目***睛地看着三毛表演,而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毛被举在半空,身体被卷成球状,表情极其痛苦,眼泪大滴地落下。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同属儿童,但其中儿童的阶级、社会及家庭境遇形成鲜明的对立。

不过这幅漫画的复杂性还不仅止于此,在左下角贴着"庆祝儿童节"标语的电线杆下还赤脚站着一位衣服褴褛、双手捧着零食在卖的贫苦男孩,他的双眼正斜视着这场表演。

《同是儿童》中展现了三毛身份的变化:从围观的中产阶级小孩,变作了被凝视的受苦的流浪儿童。

如果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这幅漫画似乎在询问一个问题——“同是儿童,到底是赤着胳膊表情痛苦的表演者三毛,还是一群衣着光鲜的旁观者,还是这位在斜眼冷视的街头贫苦小贩,代表着有希望的未来?”

显然,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天真可爱、纯洁无瑕的,而是充满各种问题的存在。

从中产阶级顽童到上海街头的流浪儿童,三毛身份转变的背后,是中国都市文化的变迁的反映和作者批判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的自觉。

随着时间流逝,三毛可能会逐渐在新一代孩子们的童年中消失,但三毛留给我们的思考与感动是值得反复回味的,《三毛流浪记》中反映出的中国阶级差距、儿童成长的诸多问题在当下社会也依旧值得我们关注。这可能就是“永远的三毛”的意义所在吧。

本文内容整理自《战争与儿童》(徐兰君)参考资料:陈恩黎《都市文化的早期图像记忆——1935年的三毛漫画》三毛漫画来自“三毛漫画网”

- 版权信息 -

内容编写、编辑排版:marryshu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儿 童 节 好 书 推 荐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在北大社官方微店下单购买哦!

商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