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我的自选基金【搜狐文化好书之选为您备好10种年度好书,快来一起围炉读书吧】
搜狐文化好书之选为读者准备了过年书单,陪您一起围炉读书,共话新年。资深媒体人、作家、书评人、学者蔡辉、马勇、史航、止庵、朱学东、祝羽捷(按照姓名音序排列)老师们不仅为大家提名了10本自己喜爱的年度书籍,还为其中的一些书精心撰写了推荐语。这些推荐语凝聚着珍贵的心意、阅读传递的温度和他们对当下真切的关注,读书在今天,仍旧是靠前好事,让我们一起围炉读书,迎接新年的到来。
蔡辉(著名书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这是一本只看标题,很容易被错过的佳作,它不完全是食物史,也不完全是博物写作,而是以面包为线索,呈现出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幽暗。
小麦原产于西亚的新月沃地,后期加工复杂,否则因种皮含单宁酸,味苦涩,难以下咽,好在发酵拯救了它,将它变成美味可口的面包。在先民眼中,发酵是“违反自然”的魔法,加上当时发酵技术差,多用面肥,其味酸臭,令人畏惧。能否接纳发酵,长期被视为立身根本(有的宗教要求吃不发酵的无酵饼,有的宗教则认可面包),由此形成了“文明人才吃面包,野蛮人不吃面包”“吃白面包的是贵族,吃黑面包的是下等人”式的叙事。
为安顿面包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磨坊主成了替罪羊,一方面,他们确实经常缺斤短两,甚至直接偷面粉;另一方面,在面粉为王的社会中,他们的技术又不可或缺。离奇的是,烤面包师反而得到尊重,成了“半绅士”,他们也偷粮,但面包师停业,周边平民立刻挨饿,再艰难,都会优先给面包师供粮,在欧洲,面包师一度可列席市政会议。
美国初期靠种玉米而富强,富兰克林多次劝说欧洲人吃玉米,因当时玉米成熟期只有小麦的一半,且种植简单,靠妇女即可,美国男人甚至不太参与。然而,随着美国逐渐把持欧洲,欧洲的面包文化却反向征服了美国,面包成了美国的主流食物,玉米则多用来喂猪。
面包作为文明的晴雨表,既是历史进步的见证,也是大饥荒的推手,甚至是引发一次次文明冲突的罪魁。本书特别反省了面包缺乏曾给德国人精神造成的伤害,它最终导向集体灾难。本书不只是休闲读物,还是一个深入思考人类与物质之间互动关系的契机。
朱学东(作家、资深媒体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丽贝卡是从事女权报道的记者。2017年10月,《***》和《纽约客》相继刊登长文,报道了电影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长期以来针对多名女性暴力实施性骚扰和性侵犯的事实。女性的愤怒迅速在美国蔓延,“me too”运动被扩散到了全世界,也波及了中国。在女性愤怒被越来越多地表达之时,丽贝卡完成了这本作品。
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将愤怒放在女性权利的被践踏被忽视被歧视的视角,丽贝卡用愤怒审视并揭示了美国当下女权运动的新篇章。
这也是一部为女性愤怒正名的书。丽贝卡谈到了愤怒的意义,愤怒不仅让美国独立,愤怒改变了美国的法律,改变了黑人、白人女性、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地位和权利(关于美国女性运动杰出人物的《女士接力:美国变革者》一书,某种意义其实也是一本关于女性愤怒的书)——丽贝卡谈的主要就是女性愤怒和美国政治之间的具体关系,美国妇女的不满和憎恨如何引发了那些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运动。这就是“女性愤怒的革命力量”。
“那些本应该保护女性免受骚扰和歧视的机构,被一些根本不认为存在骚扰和歧视的人领导着。”如丽贝卡所描述的,当女性愤怒地要求自由、独立和平等时,她们的愤怒总会被认为是荒谬、幼稚、失控、可笑的,是胡搅蛮缠,她们的愤怒也很少会得到认可,很难被理解成是正义、爱国的愤怒。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父权制体制和文化的结果,任何想要挑战现存权力结构的女人都会被打压。在丽贝卡笔下故事里,女性愤怒不仅是针对某些具体的个人,具体的遭遇,具体的法条规定习俗,其实也是针对系统性的对女性的权利压制的父权文化。
丽贝卡用长长的篇幅记录了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希拉里对决特朗普之战,特朗普代表的正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性别等方面都享受着绝对权力的白人男性,他煽动着白人群体对自己的对手希拉里的愤怒。但希拉里的失败,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觉醒,更大地激发了美国女性原本就在释放的愤怒。
如同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女性争取权益的路漫长艰难甚至还会有反复,丽贝卡说,女性不要被吓坏,应该变强,必须变强,“不要放弃愤怒,不要忘记愤怒的感觉,即使最终带来改变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愤怒会让我们变得更强,我们带来的改变会在遥远的未来不断产生回响”。
无论男性女性,丽贝卡提出,我们“可以去做这个世界没有做到的事情:认可其他女性的愤怒,关注她们的愤怒,去注意她们的愤怒,绝不回避她们的愤怒”,关注、尊重女性的愤怒,因为愤怒能够带来变革,改变世界。
蔡辉(媒体人、书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陶亢德堪称民国靠前杂志编辑人。他只有初中学历,初闯上海铩羽而归,靠写通俗小说艰难维生,后去东北投靠亲戚。作为“九一八事变”目击者,他的相关报道得到邹韬奋的赞赏,在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生活》周刊上发表,此后陶亢德到上海,成为《生活》周刊的编辑,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15年,陶亢德先后在《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主持笔政,与林语堂、老舍、周作人、丰子恺、鲁迅、陈独秀等均有过多次往来。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受种种因素限制,未能尽言,但还是详细地呈现了他和老舍之间的矛盾、他和林语堂之间的冲突、周氏兄弟的生活细节和冲突原因、邹韬奋与情人之间关系等,作者后半生的遭遇,尤令人唏嘘不已。本书从个人史的视角,呈现出现当代文坛的种种曲折,保留了大量出版史、编辑史的材料。
止庵(作家、书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陶庵回想录》重点其实并不在于提供文化出版方面的史料,尽管如此,我也不会改变它在这方面史料提供上超过《知堂回想录》这一评价。我最感兴趣的实在别一方面。这本书如果改个题目,可以叫《一个人的遭遇》,这个人有能耐,有办法,有机会,有性格,有脾气,有与许多同时代人相同而只有他详细记录下来的际遇。他把这些遭遇记录下来,实可补历史记载之空白。其中又特别可见绍兴人的性格特色,所谓睚眦必报,不吐不快是也。我很喜欢这部“回想录”的文字,一言以蔽之,有叙述,有描写,无抒情,不矫饰,返璞归真,水落石出。
朱学东(作家、资深媒体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这本书的内容,是由与李泽厚不曾谋面但熟读李泽厚作品的马群林先生,从李泽厚的各种著作、谈话中摘录材料,加上李泽厚的一些生活经历、事件以及他人的各种评论,编辑而成的一本虚拟对话体作品。成书过程中,马群林与李泽厚通过互联网越洋反复交换意见,最后经李泽厚认可,定名为《人生小纪》。李泽厚并为此写了序:“这本书材料真实,叙述清楚,内容宽泛,也有重点,倒是可以作为我的学术传记来阅看的。”
李泽厚成名较早,在思想解放大门开启之初再次脱颖而出,甚至超越诸多前辈学人,不仅成为学界启蒙的先声,后来更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青年学子。一直到他去世,他的新思考、新观点不断出现,是学界真正的常青树。
书中梳理了早年影响巨大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作品的写作出版故事,以及当年的“救亡压倒启蒙”“西体中用”“告别革命”等命题如何石破天惊般搅动了中国学界以及舆论场,对美学热、文化热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背景和细节呈现。
书中不惜篇幅,介绍李泽厚各个阶段的著作学术观点,包括儒学、马克思和康德对李泽厚的影响。李先生一生著述极其丰硕,而且观点自成一家,就广博而言,同辈及后辈学人实难望其项背。虽然对于学术观点会见仁见智,李先生即戏称自己是“野狐禅”,但是,李先生德配其所言的“思想者”。
除了李泽厚的学问主张,本书也大篇幅介绍了李泽厚的个人经历和人际交往,包括哲学界美学界以及历史及其他社会科学界以及海外学人中的大家名流,都有或详或略的叙述,包括对这些人的学术观点的简评,甚至人物臧否。当然还有诸如一些涉及李泽厚的学术公案,虽然多一家之言,实际上也是当代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的珍贵资料。
本书其实也呈现了李泽厚鲜明的个人性格特征,“孤僻”,“一个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而往往不识‘时务’也绝不追赶‘时髦’的人”。而他的治学能够超越同辈,或许正在他既非为稻粱谋,亦非智力的体操游戏,而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责任感,“为往圣继绝学”。正是这种责任感,让李泽厚“宁愿保持启蒙的那份天真幼稚或浅薄”,“清澈的浅溪比污黑的深渊更可爱”。当然,做学问很重要的一点,还得有天赋和悟性。但归根到底,就像李泽厚自己所言,“命运是自己决定的”。
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对李泽厚完整学术生涯的梳理,是他的学术自传,他学术思想和人生的导览。对话体曾是哲学的传统呈现形式,本书用对话体,并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马勇(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谭其骧先生是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开山祖师之一,他的许多观点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知识界。尤其是他以数十年精力主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现在已经成为读书人案头必置的工具书。这部谭先生历史地理十讲,是其最得意弟子葛剑雄教授从谭先生大量学术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探讨了中国学术史上至今依然极富诱惑力的主题。
葛兆光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名师,能写会讲。读葛老师的书,扑面而来的就是“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有机结合。多年前我仔细读过葛老师的中国思想史讲录,获益匪浅。葛老师的这套讲义系列以数十年的精力不断宣讲,不断修订自己对中国古代学术史、思想史的认识,不止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传授了自己读书治学的心得体会。
史航(编剧,策划人、影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不拘沧桑也不惧沧桑,汉朝未必是汉朝,而王朔就是王朔。历史残酷就残酷在这里,一群人拿个小棍,拨弄着沙盘,就决定了十几年的烽火遍地、亲人离散,正所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打着地铺开作战会议的那群人,一觉醒来,才惊觉,这睡的哪里是地板,分明是睡在大雪地上了,就像《红楼梦》里曹雪芹写的那样——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王朔在这本书里想讲的无非两件事:这场大雪是怎么下起来的?这个局是怎么散的? 起初,汉武帝刘彻像诺亚方舟上的诺亚一般,想带着大家一起走,但这船有裂缝,咕咚咚往里灌着水,哗啦啦往下掉着人。 到最后,诺亚方舟成了独木舟,只剩刘彻一人。 一群历史人物坐在那儿烤肉、聊天,在大雪天里冻得嘶哈嘶哈,没一个人招呼读者,读者也不用他们招呼。我们知道一切都将付之东流、重归齑粉,可又觉得也是理所当然。 这一年,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就是王朔又陪我们走了很远的那一年。
止庵(作家、书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起初·纪年》,还想说几句话。
靠前,这是一本特别沉得住气的作品——假如只看过他的一些视频,或只读过他的部分早期作品,也许不大理解这个人怎么会沉得住气,哈哈,他真的是特别沉得住气,花了十几年写了这部巨著。
第二,这是一本沉得住气然而活力四射的作品——假如你读过他较多作品,会明白王朔毕竟是王朔,他很有学养(为写这书他把相关古籍都读遍了,吃透了),但他不是学究,他笔下照样才华横溢,充满奇思妙想;
第三,王朔的早期作品的确起到了某种历史使命的作用,这历史使命过去了,王朔的创作却不仅没完结,还有自己的高峰——“俗话说‘江郎才尽’——我这份才也许尽了,可我别的才又来了。”
谈波文字里充斥着旧石器时代的砍凿敲撞而非后世的精细打磨,鲁莽坦直、率而不草,对得起东北街巷里昼伏夜出的往事,是久违的一种缔造。《长春炮子》搬讲春城往事,旁若无人,言语有根;《大连彪子》刻画同学宿命,不叙因果,径自出神。而《零下十度蟹子湾》这样的作品,就是点破底层生活的真相:每一件工具都可能是凶器,每一句弱者的口头禅,都可能是强梁的催命符。
在东北的冬天,如果你戴着眼镜进屋,一定是一层哈气,瞬间什么都看不到的。读谈波的小说,就像那一层哈气,读完了,暂时没法看别的小说,就是看不见了,像是文学上的雪盲症。也许因为,谈波的小说世界,确实是一片大雪地。东北人讲话:“都在酒里了。”
谈波太葛了,跟谁都不一样,真好。遥望大连,想着那里有他,真是如同一吨海螃蟹正在满文坛横行乱爬,套路一一被蔑视、这真是太爽了。
仁科把自己的靠前本小说集弄成了一个看着花里胡哨其实也光怪陆离的小册子,极具故事会风采。他讲的这些天涯海角的张三李四的新伤旧欢,也就是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会。讲故事会,就得会讲故事。仁科的讲法。就是作为一条咸鱼,在水产市场里好整以暇地跟你回顾它所来自的整个海洋。
那些接吻楼、握手楼、城中村、发廊、音像店、走鬼摊子,组成世情之海,丰饶之海。对他来说,每一个路过的街角,都是一个正在自转的地球仪。他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还很想热心帮你找到你的位置。
所以,如果在一个文学的街角遇见他,他迎上来,你以为他是准备跟你抱怨吐槽——细听他的每一句话都在押韵,才知这家伙就是在自顾自且自得其乐地吟唱。
真的是吟唱,就像我随便从他小说集里薅出这一句:“河水黑又黑,乌贼的眼泪。”
祝羽捷(作家,策展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我看见无数的她 : 跟女孩们聊文学和电影的30个夜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女性视角分析,找到了女性的个体命运和共通的困境,对于理解性别是很好的帮助,正因女性视角解读让我们不光对自身,也对所有的弱者富有同理心,有质疑和批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