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阁论坛【青春无处觅,难忘同窗情 ——南阳四师883班“花洲同学会”记】

花洲书院门前留影

从怀揣梦想入师范校园至今,不觉已30余年。岁月蹉跎,知命的沧桑早掩盖了当初那盛发的青葱。应邓州同窗之约,五月末这天,没经意与五月的别离中,迎来了一场难得的花洲同学会。

天公也怜相逢喜,挥手五月亦留情。感谢老天眷顾,今天太阳没出来的打扰,还送来阵阵爽风。当我们一行驻车于花洲书院停车场时,早早等候于此的邓州老同学常敏、红青、书红、爱霞四人,热情的迎上来,又是招呼又是递水,忙得不亦乐乎!

一番亲热寒暄后,我们跟着常敏迈入花洲书院大门,开启了轻松惬意的“同学游花洲”。2008年,全班同学“毕业20年”曾同游花洲,今故地重游,虽没有当年人多,但心情一样兴奋。花洲还是当年的花洲,如一个坚守承诺的人,永远在那里等待。我和新伟、聚利沿大门向东小路,边走边聊。萦绕我思绪的是,今天百花洲等来了我们,何时能等来那么多,上次曾一起,这次没能来的同窗?

2008年花洲同学会留影

故地重游,不需要导游,也不按游览顺序,我们拾级而上,穿过堤上小亭,沿堤漫步到书院东南角制高点----春风阁。春风阁乃一代名臣范仲淹被谪任邓州知州期间构筑。宋代庆历年间,邓州知州范仲淹,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于是百忙中在这里谋划、创建了书院内的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公余到书院讲学,并在书院东侧创建了百花洲,重修览秀亭,花洲书院也因百花洲而得名。一时,邓州文运大振。

登春风阁远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临春风阁,书院全貌,尽收眼底:花洲房舍,错综有序;假山池沼,参差有致;曲径回廊,亭台轩榭;绿树红花,交辉相映;喷泉流水,潺潺不休......更有拂面春风,携丝竹于耳,好一派江南园林风光,心旷神怡,油然而生。

凌云阁

紧邻春风阁脚下堤面向北,建有文昌阁。文昌阁正对的书院西侧,就是原邓州一高(现为四高)所在地,无数莘莘学子在这里刻苦读书,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国之栋梁。当年忧学风不兴的文正公,若“神留天壤”,见文风长盛不衰,也该春风得意了!

登凌云阁

不知不觉中,我们从东南角春风阁晃到了东北角的凌云阁。凌云阁建在一个古城墙的城垛之上,两层仿古建筑,屋脊四角挑起,向外伸展,显得大气玲珑。四围以古城砖砌起的城垛、瞭望口,颇如长城。十几面各色“宋”字旌旗,迎风招展,大有“四面边声连角起”的壮怀与激烈。站在城墙上远眺,此时,一种“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凌云壮志涌上心头。蓦然间,这种豪情又被自己平生一事无成的现实,撞击得无影无踪了。

运动会(标语为张贵良书)

我们不是没有凌云壮志,只是满怀的壮志早就淹没在平凡岁月中。当年读师范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娃。师范毕业后,我们也大都又回到了农村,在中国教育靠前线,从事着农村基础教育而年复一年。如今,每年成才的大学生们,有几个还能记起,当年刚入学时,手把手教他们的小学启蒙老师呢?但我们仍这样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成为1000年前兴学重教的范文正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我想,明年教师节,我们也该到领取“从事乡村教育满30年”荣誉证书的时候了。

书院后园林

下了凌云阁,出崖洞,赏罢后院园林,穿过大成殿至落梅园,在儒学讲堂内,香菊、老黄等女同学,看课桌整齐,一个个端坐下来,怂恿我坐在讲台上,冒充至圣先师给各位讲学。见此情景,新伟在门口抿嘴笑着也坐下来,凑在一起当学生。教了一辈子学,看见课堂还如此兴奋,她们此时的举动或许不是职业习惯,更多的是找到了当初同桌的感觉。

还是同班同学

游览即将结束时,常敏请其小叔来为我们拍照留念。其小叔虽70有余,身体蹦棒,说话流畅,走路麻利,为书院内范仲淹研究会会员。虽上了年纪,但记忆特好。他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范仲淹生平,其中涉及的年代、人名,俱能说清。他讲述了范仲淹划粥割齑,功成卓越;忧乐天下,在春风堂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故事,使听者入迷。看老常的今天,就想起我们的明天,真羡慕他!“沉浮淡看轻荣辱,固守纯真心自悠。”但愿我们退休后,能有像他一样的好身体、好心情。

常敏小叔常振会正在讲解

午餐地点在一个名字很雅致的酒店----聚贤庄,“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呵呵,能在此用餐也算自我尊重,相得益彰。感谢常敏、红青他们的细心。自91年邓师毕业,同学一别多年,虽相隔非千里之遥,但平日各忙各的,难得多见。佳肴入席,美酒已上桌,看样子今中午要尽兴畅饮。

午餐会上

三巡酒罢,代表东家一方的爱霞、书红、常敏、红青依次敬酒为敬;趁着晕劲,老黄和新伟,香菊跟占龙,占跃同小哲分别合伙,依次斟酒回敬。“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就连平日喝酒耍滑的占龙,也学会干脆,杯杯一饮而尽。

开心饮

饭后茶叙虽然是饭局的延续,但确是同学聚会的精华。借着酒劲,大家可以分散话题,纵论人生。从眼前回忆过去,从个人说到他人,从家庭说到社会,从本班谈到外班,总之,只要能联系上的想得到的,都是话题。说的最多的还是883班能见到和没见到的同学们:最让人骄傲的当属梁鸿,一部《中国在梁庄》全国走红,成了知名作家,接下来一气又写好几部;张静在北京,发展的也不错;志远当上了高中校长;高尚、张超、新伟、正才、华伟等在中学领导多年;小学校长多了,就不提了。同学话题另一个中心,就是那几个毕业后从不联系,似乎销声匿迹的,男生有全清、信理、金峰、立新、跃中等;女生有那个会唱“陈三两”的杨丽萍、史俊杰、裴建华、杜月兰等。最惋惜的是,因为车祸,我们失去了那个会唱“攀登高峰望故乡”的,个不高的,杨灵敏同学。

师范靠前年去丹江看大坝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老了。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微霜秋染头。场上的话题转向了孩子上学、就业与婚事等,这些该我们操心的事,总显得有些沉重。刚好杨红艳来得晚,也加入论坛,给场上增添了不少快乐。

在裴营乡中心幼儿园

由于时间关系,原定下午行的程,改为参观裴营乡中心幼儿园。参观完毕,大家与园长常敏合影留念,依依惜别,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幼儿园合影

同学相聚,总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曾经的883班,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不管我们身在何地,总都会想起,当年,883班的那个你。愿我们有一天,还会相聚在一起!

20年南阳四师校园留影

商务达